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政策法规 时间:2019-05-27 点击数:

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的部署,结合江西实际,特制定《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带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我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 创新争先、再立新功。

二、总体思路

“十三五”时期,全省科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联合协作、开放共享,创新争先,攻坚克难,提升能力,切实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推进全省科协事业创新发展。

三、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全省科协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当好党管人才助手,更高举起 “五面红旗”

做强做实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积极推进“百人远航工程”,输送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出国培训;深入实施“海智计划”,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来赣创新创业;大力实施“农村人才培训行动”,培养更多的农村乡土人才;全面实施“育苗行动”,做强做大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扩大“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技梦想,造就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

——发挥科协特色和优势,开展助力创新驱动“四大工程”

积极实施国家级学会入赣合作、服务科技创新工程,提高我省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整体水平;推进专利应用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工程,通过推动技术转移,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全面启动“银会合作”计划,通过科技金融的方式,为我省农业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农业贷款;实施学会能力提升计划,提升学会活动和对策建议成效,发挥好科协组织在我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等方面的科技支撑作用,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突出问题导向,实现深化改革“三大转变”

切实强化工作着重点的转变,工作着重点将转向服务经济建设及科技创新主战场和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深化“互联网+”工作方式的转变,构建“互联网+科普”新格局,打造新型科协、科普工作平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大力推动科协经费使用方式的转变,提升经费使用质量和效率。

——依据“新常态”要求,突出科协特色“两大方向”

突出学术理论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搭建高层次学术论坛、建设好 “创客之家”;突出高端人才培养和人才高地打造,抓好“互联网+院士工作站”、“互联网+海智工作站”建设等。

——贯彻好中央和省委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意见,强化实现“一个目标”

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目标逐步实现。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与科技工作者联系更加密切,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的机制日益完善,科协组织日益成为人才举荐的重要渠道、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四、主要任务

(一)积极进军经济建设主战场

1.推动院士工作站建设

在继续推动建站的同时,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管理与服务,提高院士工作站运行质量和对我省经济社会升级发展的贡献率。到“十三五”末期,省级院士工作站数量达到150家左右,合作项目500项以上,省外高端人才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方式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少于20万人次,成果转化促进新增经济效益400亿元以上。

2.实施“银会合作”计划

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工作,加强全省农技协立体联动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科普惠农与金融服务的融合,采取奖补增信等手段,为我省农技协会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争取贷款15-20亿。

3.实施国家级学会入赣合作、服务科技创新工程

深入开展会企协作,建立互惠互利机制,每年引入10个以上全国性品牌学会与我省相关企业和单位对接合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加强专利信息推广应用服务平台建设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效率为目标,以专利信息推广应用为抓手,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强化“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大跟踪服务力度,推进专利信息推广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到“十三五”末期,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培训专利应用工程师2000名以上,培育深度应用专利信息并产生显著效益的典型案例60家左右。

5.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积极探索“互联网+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模式,联合科协系统力量加快建设“双创”服务云,建立互联互通的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资源整合,提高科技领域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需求导向,以专家为依托、以科技服务为纽带,发挥学会广泛联系省内外科技社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的优势,协同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培育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积极建立相关开发和研究基地,推动新技术、新成果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激发高端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内生动力,打通高端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绿色通道。通过内引外联,对接中国科协科技成果转化云平台、北京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十三五”期间,推动建成江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孵化器)1个。

6.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会主角、专家主力的原则,选择一定数量、创新意识较强的城市作为试点,力争在经济发展战略咨询、组织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引进、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动员组织学会推进创新要素深度对接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融合,形成科协进军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标志性行动。

7.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力推动“创客之家”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开拓发展新空间;开展江西省“创客之家” 认定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对认定为 “创客之家”的单位给予一定金额的创业服务奖补资金。“十三五”期间,认定50家“创客之家”。

8.深化创新争先行动

以企业、园区科协为依托,以服务基层科技工作者成长进步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创新争先行动,通过学习培训、科学普及、技能竞赛以及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项目评比、建言献策等,弘扬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活动,营造人才成长和群众性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二)推进学会改革与创新能力建设

9.实施学会能力提升计划

加强学会能力建设,加快学会职业化、社会化改革进程,提升学会影响力、公信力和凝聚力。突出学会在科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学会建立健全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指导所属学会健全规范章程和职能,自主治理、自主运行、自主发展,依法依章程办事。针对科技社团特点,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为学会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做大做强省级学会。定期组织学会负责人学习培训,提高履职能力。

10.优化学术环境

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牵头拟制我省《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实施意见》,推动政府和社会各界建立完善优化学术环境的体制机制,以软环境的优化支撑科技创新硬实力的提升。发挥科协组织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用,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反映科技工作者呼声、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学会在学术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科研诚信制度和科学道德规范,规范会员行为,及时纠正在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标准和程序认真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举报和投诉。发挥科技社团第三方评估作用,组织动员学会和科技工作者对优化学术环境文件成效和问题进行评估,促进各项政策措施取得实效。

11.加强学会组织建设

着眼于激发学会活力、优化学会体制机制,加强学会管理和服务工作。与民政部门加强协作,积极探索健全学会组织和功能、有效管理学会、支持学会科学发展的办法和措施。推动形成购买专业化服务等机制,为科协所属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科技相关社会事务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推进学会会员管理和服务,不断增强学会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支持学会民主办会,发挥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作用,不断增强学会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12.加强学会联盟建设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学科交叉前沿,加强交流与协作,鼓励和支持建立学会联盟和专业学会群。“十三五”期间,建设5个以上省级学会联盟和10个以上专业学会群,整合学会科技人才、科学技术、科技资源,提高学会综合能力和整体实力。

13.加强学会党的建设

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思想引领。推动在学会办事机构层面普遍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探索学会联合设立党组织,定期选拔优秀科协干部到学会和学会联合体担任专职党务干部。积极探索在学会理事会层面设立党委或党建工作小组,探索科协党组领导学会党的工作、科技社团党工委指导学会办事机构党建工作新机制,强化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把科技工作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切实担负起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

(三)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14.以增强自主创新为导向,围绕我省“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战略和全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举办高端、前沿及综合性品牌学术活动,争创国际化品牌,提升江西在全国的科技竞争力。做好学术年会、学术沙龙、决策咨询课题等重点工作,带动全省学术活动开展,加强对学会和基层科协学术活动的指导管理,推动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交流新格局。进一步优化学术会议结构,既要举办大型综合性学术活动,服务科技工作者开展跨学科多领域研讨交流的需求,又要主动聚焦前沿目标,适当提高小型前沿高水平专题交流活动的比重,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激荡自主创新的源头活水。

“十三五”期间,形成全国有影响的学术活动品牌1-3个,提高江西科技发展知名度。

(四)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15.围绕政府职能转变、科技体制改革、社会治理创新需求,建立符合公共服务特点的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奖惩机制,推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指导学会以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国家科技奖励推荐等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职能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十三五”期间,动员和组织50个省级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

(五)推进现代科普体系建设

16.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统领,以科普信息化建设、科普资源开发共享、科普阵地与条件建设和科普社会动员机制建设为重点,凝聚社会力量,强化工作创新,推动科普队伍建设和科普产业发展,全面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确保“十三五”末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 10%。

17.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

贯彻落实《江西省科协关于推进科普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动科普信息化,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深入实施互联网科学传播工程、移动通信终端科学传播工程、传统媒体终端科学传播工程、新媒体终端科学传播工程,创新科普表达,引导传统科普方式向现代科普方式转变,大幅度增加科普资源供给

18.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科普教育基地,争取城乡全覆盖。推动县(市、区)、街道(乡镇)、城乡社区(村)公共活动场所社区e站和科普云终端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增加科普教育功能。

19.推进江西特色现代化科技馆体系建设

以江西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带动市县两级科技馆和专业馆建设,促进科技馆事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在积极争取中国科协财政经费补贴基础上,实现全省科技馆免费开放。

20.深化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突出需求导向、江西特色和信息集成,强化科普资源开发。坚持上下联动、发挥市场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创作。动员组织社区科普协会、社区科普大学、农技协、科普小组、科普服务站和科普志愿者组织等主动获取符合当地需求的科普信息资源,面向本地区、本渠道科普受众群体进行广泛传播。抓住大数据、云计算驱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时机,积极推动科普资源数字化。加强科普微信平台、科普云平台、电子商务和数字科技馆建设,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21.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

大力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加强项目培育,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壮大科普队伍、拓展工作领域、提高服务成效,规范项目资金使用,通过绩效管理的方式,加大项目追踪问效、追踪问责力度。

22.深入开展各项群众性科普活动

推动科普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更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普之春(夏、秋、冬)、学雷锋科普志愿者服务和百场科普报告进社区等群众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科普示范县(市、区)、科普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拓展实效,提升品牌影响力,让更多社会公众接受优质科普教育。

23.推进“互联网+农技协”建设

贯彻落实江西省科协、江西省农业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创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展农技社会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建立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全省农技社会化服务全覆盖,打造农技协2.0版。开展“江西省农技协龙头协会”等评选表彰活动。一步把农函大培训教育与农技协建设相结合,使农函大培训教育促进农技协建设,农技协建设推动农函大培训教育,形成农函大、农技协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4.大力推进科普主题宣教活动

积极鼓励和支持学会、市县级科协和基层组织针对广大公众的需求,组织科技工作者、高校大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工地、军营、机关等开展特色主题科普活动。重点加强公共卫生、节能减排、应急避险、防灾减灾等主题的宣传,破除迷信,移风易俗。

(六)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

25.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江西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创新组织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拓展方式途径,建立决策咨询专家库、需求库、成果库,提高科协决策咨询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加强前瞻研判,坚持问题导向,凝练高质量选题,推荐标志性成果,办好《决策咨询专报》。加强对科协系统学术会议资源的深度挖掘,健全学术会议成果整理、提炼、报送机制,促进学术会议资源向决策咨询资源转化。建立学会、地方科协、专业机构等科协系统内外资源协同开展研究机制,鼓励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决策咨询,提出高质量政策建议。发挥好政协科协界别的决策咨询平台作用,发挥好科技工作者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作用,推动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直接进入党政部门的决策程序。致力于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体智慧凝聚上升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打造具有科协特色的高端科技智库品牌。

(七)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6.举荐表彰科技人才

落实院士制度改革要求,公平公正地做好院士候选人推荐(提名)工作。以院士推选工作为契机,设立院士联络服务机构,联系服务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辐射带动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入到科协及学会组织中来。“十三五”期间争取通过科协系统推选出1位院士,推动培养3-5位院士候选人。

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认真履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重点,积极发现、举荐、培养、表彰、宣传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努力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通道,为人才驱动、人才强省战略作出新贡献。

积极支持学会发挥科技、人才的评价作用,引导和支持省级学会设立专项科技奖、人才奖等,向党委政府、社会举荐行业拔尖人才。

27.培养高端人才队伍

积极探索“互联网+院士工作站”新模式,创新平台,完善机制,充分发挥柔性引进院士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动高层次人才成长。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和完善远程交流、研讨网络平台,突破时空界限,实现院士及其专家团队与建站单位科研、管理人员“时刻联网、按需交流、实时互动”,引领带动我省2000名以上科研人员成长为创新创业高端人才。

28.实施“百人远航工程”

出台《“百人远航工程”实施意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为加快我省高层次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服务。加大投入,拓展申报领域,扩大“百人远航工程”的受众范围。至十三五期末,共输送1000名中青年人才赴国(境)外研修。加大宣传,树立典型,提升“百人远航工程”的品牌影响力。

29.推进“海智计划”

加大江西“海智计划”工作站建设力度。建立海外引智联络点,加强与海外科研机构和科技团队的合作,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和团队来赣创新创业。至十三五期末,建立江西“海智计划”工作站50家,引进海外高端人才50人,初步形成江西特色人才高地。

30.实施“农村人才培训行动”

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加强与省委组织部等联办单位的协作,不断提高农函大培训实效,促进农村乡土人才成长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主动融入中心工作,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科技培训,培养一批科技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开展“江西省农技协优秀乡土人才”等评选表彰活动,组织农函大优秀学员赴国内外、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实施 “互联网+农技培训”,通过农函大“远程视频教学”、“掌上农技”及“教学实训示范基地”等线上线下平台培训农民180万人次,辐射带动全省农民依靠科技创业致富。 “十三五”期间,培养农村乡土人才2万名。

31.实施 “育苗行动”

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高中五学科奥赛、科普动漫创作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英特尔求知计划、雅培家庭科教公益项目等系列科技竞赛和科学体验活动,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扩大“高校科学营”活动覆盖面,探索高中与大学联合培养优秀中学生创新后备人才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32.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完善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有效衔接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机制,扩大和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影响力,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多参与高质量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的机会。加强“中国流动科技馆”江西巡展,把“科普大篷车”巡展引向深入,切实提高农村偏远地区青少年科学素质。

33.营造科技人才成长良好生态

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把弘扬科学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大力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以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为重点,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坚守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依法依规开展科技活动,努力做科技创新、遵纪守法和道德引领的模范。

加强科技人才宣传工作,培育打造一批科技工作者宣传品牌,帮助科技工作者从同行认可走向社会认可和政府认可。“十三五”期间,对1000名一线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协工作者进行宣传,树立科技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

34.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会员日”活动为抓手,联系服务高层次专家和一线工作者。为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建立青年科学家联谊会、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形式的科技人才群体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咨询、建言献策等活动。健全完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机制,优化站点布局,加强对站点的业务培训和绩效考核,提升站点工作能效。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扩大建站数量,及时有效地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诉求。

(八)深化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

35.打造“沧海论坛”品牌

围绕我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主动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沧海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议,积极建言献策。

36.加强与港澳台科技交流合作

邀请港澳台地区知名专家学者来赣讲学、科研合作及学术交流;组织科技、科普工作者赴港澳台学习考察,举办以科技产业、农业技术等内容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促进与港澳台地区科技、经济项目的对接;举办两岸四地大学生科技文化夏令营活动,加强两岸四地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增加了解,增进友谊。

37.开展招才引智活动

结合江西产业转型升级实际,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为江西加速发展服务。组织市科协、省级学会、高校科协、海智工作站负责人赴国外招才引智活动,宣传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江西人居和创业环境,提升江西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江西创新创业和进行科技项目对接,力争聚集更多优秀人才和智力资源。

(九)加强科协组织体系建设

38.全面推行“党建+”工作

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日常工作有机统筹、协调推进、贯穿始终,使“党建+”理念入脑入心,成为自觉行动,“党建+”工作在各个部门各项工作中有效落实,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在各领域的理论覆盖和工作覆盖进一步拓展,党建工作对各项工作的主导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建设对党的事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发挥。

39.加强省科协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科协工作特点规律,大力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科协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40.加强市、县级科协建设

推动市、县级党委和政府确保市、县级科协有独立机构建制和人员编制,并明确一位党委领导分管科协工作、一位政府领导联系科协工作,支持市、县级科协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加强条件保障。推动市、县级科协主要负责人安排进入同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或政协常委会。加大科协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促进干部综合素质提高。加强对市、县级科协的业务指导,督促市、县级科协按时换届。发挥科协大团体优势,将省科协组织开展的活动向市、县级科协组织延伸,为市、县级科协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41.加强科协基层组织建设

联合有关部门大力推进企业、园区、高校及科研院所科协组织建设和农技协组织建设,加强乡镇街道、农村社区科普组织建设,切实做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科协组织、建家交友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加强指导规范,支持帮助科协基层组织立足实际、发挥作用、产生影响,把更多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吸引凝聚到科协基层组织,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影响力。

(十)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42.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建立省科协领导分别联系设区市科协制度和科协干部直接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与科技工作者广交朋友,使每位科协及所属科技社团工作人员成为科技工作者可亲可信、知心知意的“科技工作者之友”。建立科技工作者评议制度,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协工作的参与率和认可率,增强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吸引力。

43.开展“创建科技工作者之家”活动

把加强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建立完善科技工作者数据库,加强与非公经济组织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与交流,不断密切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和工作联系,努力让科协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44.建设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准确把握科技工作者熟悉并习惯使用互联网的特点,加强建网、管网、用网工作,探索“互联网+政策服务”的工作模式,开展网上“建家交友”活动。针对科协所属学会以兼职人员为主的组织特点,引导兼职科技工作者自觉树立兼职不等于业余的意识,正确处理本职工作和兼职工作的关系,通过网络交流、视频会议等方式有效化解履职困难,加强工作联系。以学术交流为媒介,探索建设网上科技社团和科技社区,打造网络科技工作者联系服务平台,增强工作联系和感情交流。

45.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

全面加强科技工作者维权工作,探索推动建立科技工作者维权体系,形成省有维权办公室,市有维权中心,县有维权工作站点的上下贯通的维权运行机制。协助司法部门处理知识产权案件,解决科技工作者的疑难问题。

46.加强科协系统工作平台建设

发挥科协系统整体优势,以大学科为依托,建设学会联盟和学会群;探索建设以学会为主导、官产学研用金紧密合作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与中国科协及外省科协的对接,支持和规范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积极对接运用中国科协及外省科协科技信息与资源,促进我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搭建项目申报、管理平台,完善项目追踪问效管理机制;全省各级科协加强联系协作,上下联动,形成推动科协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47.加强与科技管理及相关单位的对接协作

继承和发扬省科协与部门、单位合作方面已有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对接协作。加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政策对接,与科技管理部门建立全面合作的协作关系;与主要高新科技园区及知名企业、主要科研院所、各类科技孵化器和创客中心、以科普教育基地等形式存在的科普产业等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关系;与社联、社科院等单位加强协作,探索建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

五、规划实施与保障

48.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实施责任。各级科协要认真履行职责,合理调配资源,创新工作机制,保证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对科协事业的支持,定期向党委和政府汇报科协工作,把科协工作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推动解决科协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省科协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具体指导、解决问题,形成高位推动、领导重视的良好工作格局。省级学会和各级科协要结合实际和优势,制定具体工作措施,认真做好每项任务、每个项目的任务分解方案,将责任予以落实。

49.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为规划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撑。按照《科普法》《江西省科学普及条例》《江西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意见》的规定和要求,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并随经济增长不断加大对科技场馆等公益性科普设施的投入,保障基本建设和维持良性运转。根据新形势和科协事业发展需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补充完善社团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科技社团的法律地位、职能范围、管理方式,明晰权责边界,为科协事业发展在宏观政策、经费支持、税收减免、人员编制等方面提供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50.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检查监督。各级科协要根据本规划,结合本行业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划,报省科协备案。将科协事业发展规划与当地有关规划进行衔接。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科技、财政、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善跟踪督查机制、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总结评估和表彰奖励。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调研、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用问题倒逼工作,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发展。